MOVE和OM代幣崩盤揭示了隱藏的交易
市場製造商要求代幣經濟學的透明度。
場外交易扭曲了供應和價格發現。
近期有關Movement Labs的MOVE代幣和Mantra的OM代幣的事件,讓加密市場製造世界動盪不安。由於這些高曝光度的崩盤事件,涉嫌涉及團隊成員的私人交易、代幣的隱藏解鎖以及二級市場上的低調銷售,該行業正認真重新考慮其如何處理流動性。
這些事件的溢出效應促使市場製造商重新思考長期以來的規範和非正式的理解。行業內部人士現在要求摒棄握手協議,轉向更清晰的文檔、道德對齊和強健的供應透明度。
醜聞背後:出了什麼問題?
爭議的開始是當Movement Labs的MOVE代幣崩盤後,曝光顯示內部人士與市場製造商勾結,將價值3800萬美元的代幣拋售,這一切發生在表面上仍在推廣項目的時候。類似地,Mantra的OM代幣在數小時內暴跌超過90%,儘管沒有官方消息或催化劑。
他們指出,加密貨幣交易和交換方式中存在更深層次的問題。與傳統金融不同,在傳統金融市場中,市場製造商確保市場結構井然有序,但在加密市場中,市場製造商通常充當經紀人、投資者並管理市場中的流動性。這些職責的融合使得第三方有可能影響代幣價格、可用的貨幣數量和投資者之間的信任。
曾經被認為僅提供市場流動性的市場製造商,如今似乎成為了內幕交易的一部分。他們在首次分配中扮演積極角色,提供策略建議,並影響代幣經濟學的設計,這導致了公開市場中的衝突。
二級場外市場:隱藏的風險
二級場外交易市場的崛起也在推動局勢發展。由於缺乏監管,已經鎖倉的代幣仍然在幕後銷售,通常是遠遠超過計劃的解鎖日期。這些早期投資者和對沖基金之間的私下交易推高了需求,並使人對價格接受度產生懷疑。
Presto Research的分析師Min Jung指出:“像$MOVE和$OM這樣的代幣,它們的交易模式不穩定,也是二級場外交易市場中流通最積極的代幣。”因此,零售交易者可見的供應量或白皮書中列出的數量,已經無法與真實的流通量相匹配。
這種不透明性使市場製造商幾乎無法準確評估代幣風險或建立穩定的流動性。隱藏的供應拋售不僅損害了代幣價值,還侵蝕了市場的信任和誠信。
在變革的環境中重新思考信任
為了應對這些發展,許多市場製造公司正在加緊交易結構,並要求更大的披露。總部位於香港的Metalpha表示,現在它在每筆交易中都強調戰略對齊和長期保護,包括防止代幣拋售和洗盤交易的保障。
Metalpha Web3部門負責人Max Sun表示:“項目不再單純接受名聲的價值。即使是已建立的玩家,也已證明能夠進行陰影分配。假定信任的時代已經結束。”
在幕後,交易正在受到更嚴格的審查,市場製造商正在提出更為尖銳的問題:誰控制供應?代幣何時解鎖?是否存在旁支協議?
MOVE和OM的醜聞不僅僅是孤立事件;它們是加密市場製造領域改革的催化劑。隨著不透明的做法浮出水面,該行業正被推向更高的透明度標準、更強的治理,並重新定義道德流動性提供的含義。
在一個建立在去中心化和無信任系統上的行業中,諷刺的是:人類信任仍然支配著許多基礎設施。當這種信任被破壞時,市場本身的基礎也隨之崩塌。